咨询电话:021-63852056
欢迎访问 上海华侨书画院官网!
最新资讯
华侨画坛
华侨画坛栏目
友情链接
书画名家
孜孜不倦的笔墨尘缘 - 记海派知名画家杨列章先生
来源:方圆 | 作者:方圆 | 发布时间: 2013-08-02 | 14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孜孜不倦的笔墨尘缘

- 记海派知名画家杨列章先生

/方圆

东晋画家顾恺之曾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清代著名画家石涛也说:“笔墨乃性情之事”,足见画家的思想感情在支配笔墨中的重要性。作为海派知名画家的杨列章先生也认为,“气韵生动”的思绪对于画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气是意象造型的内涵,韵是意象造型的外貌,气与韵包含着经过深入构思的立意和激情,这是画家赋予画作的精神因素所在。

上世纪60年代初,一个偶然的机遇,列章先生有幸成为现代卓越的人物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蒋兆和先生与黄胄先生的学生,又被选送到北京中国画院进修,从此走上了专业美术创作的道路。那年,他刚满20岁。在北京的4年里,与两位老师朝夕相处,他们所提倡的“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融合,全面展示人生理想、艺术个性和时代民族精神”的艺术主张,深深地影响了列章先生,这成为其艺术创作中自觉的不懈追求。

1980年秋,他沿着丝绸之路去西北写生,一路上,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峰刺青天的祁连山……,让他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种力量的体现、一种空旷、苍凉的美、一种生命的抗争、一种悲壮的诗意。这位看惯波涛汹涌大海的军人,心中萌生了一种对生命礼赞的激动和敬畏,这不就是自己要寻找的语言吗?于是,以山水画创作为重点的系列作品,从他的笔下如喷泉般汨汨而出。

列章先生时常说:“我画的是感受,而非美景。”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画家,列章先生深知,作品是艺术家个性情感的自然流露。欣赏他的作品,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震撼力和融进大自然的亲和力。他笔下的山水,没有套用传统的画法,而是通过理解和观察,根据不同的景物,采用不同的构图,表达中国画的新意境。如果没有娴熟的笔墨功底,没有长期观察大自然的切身体验、探索和实践,是很企及的。在他的画室里陈列着一些作品:《太行金秋》、《黄河谣》、《塞外行旅》、《陇中印象》、《漠上行》……这些奔放写实的格调、深沉苍茫的意蕴、浑厚磅礴的气势,令人怦然心动。问他:“为何喜欢以黄河、太行山及西北高原作为主要题材?”他答:“本性使然,这景致最能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

长久的潜心创作,让列章先生具有了成熟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一系列活灵活现的人物画造型也频频亮相登场。一个好的人物画作品在观看时首先跳跃出来的是视觉仰视,其次是精彩的人物造型,再次是人物的丰富性,让观众对其展开丰富的联想。人物画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列章先生常说:“人物画的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因为,人物画要求人物个性要刻画得逼真传神、形神兼备。其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笔墨技巧与技法。因此,增强人物的丰富性和艺术家笔下的独特性成为列章先生挥之不去的一个永久的课题。

问列章先生:“您如何能画出如此传神的人物画作品?”他答:“只能说我走了一条自己的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只是非常勤奋,我牺牲了大量的娱乐休闲时间,抓紧画画而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列章先生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又备受恩师的爱护和帮助,他有过硬的造型能力和深厚娴熟的笔墨基本功。他作画,从来不择笔纸,兴之所至,随手拿来,皆可采用,他的人物画创作始终表现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作为专业画家,列章先生谦恭地研究着天地辉辉、万物浩荡的时代生活和社会人物,他痴情地追求着至真至善至美、情理融贯为一体的大道,他诚挚地表达着自己那份炽热的爱国爱乡爱民的情感。他从不炫耀自己的艺术技巧,但他有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返璞归真,以浩然之气、夺造化之工”的艺术大手笔。他充分地发挥着艺术想像,把自己的主观情思迁入绘画形象之中,孜孜不倦地营造着物我交融、主客观统一的笔墨尘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