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63852056
欢迎访问 上海华侨书画院官网!
最新资讯
华侨画坛
华侨画坛栏目
友情链接
书画名家
无知不能无畏 - 朱鹏高
来源:朱鹏高 | 作者:朱鹏高 | 发布时间: 2011-09-19 | 153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收藏家马未都在上海电视台(锋言锋语一一范曾打官司)一档节目中,对中国画作了如下评价:“我从不认为中国画是创作,中国画就是自已模仿自已的一过程,他从不创作。中国画的大师从来没有创作意识。”为此不少人讥笑马未都:

近日,收藏家马未都在上海电视台(锋言锋语一一范曾打官司)一档节目中,对中国画作了如下评价:“我从不认为中国画是创作,中国画就是自已模仿自已的一个过程,他从不创作。中国画的大师从来没有创作意识。”为此不少人讥笑马未都:无知又无畏。

马未都的坦率我很佩服,而马未都对中国画的无知认识,我要给予批评。

中国画从来就是一门创作的艺术,因为有创作,才称得上是艺术品,而印刷的、机械的复制,只能叫工艺品,不能称艺术品。艺术品和工艺品是不同的等级概念。如果说中国画从来就没有创作,那怎么称得上是艺术品呢?如果中国画没有创作,那又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中国画有没有创作,对这个问题是不能含糊的。马未都的话混淆了概念,误导了观众,也是对中国画的贬低。范曾流水线作画是个案。不难理解,范曾为了应对很多人购买收藏,只得进入绘画的流水状态,机械的复制。但齐白石画鸡、徐悲鸿画马并不是机械的复制,虽然他们胸有成竹,但每一笔、每一幅都不可能是复制。且不说画家在作画前的构思酝酿,而每一张纸的生熟、墨和水的融洽、落笔的轻重、体力的强弱、激情的高低等等,都在千变万化之中,看似一幅相同构图的画,而笔力和墨韵却截然不同,外行很难辨识,画家自己却清清楚楚。

中国画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创作,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倾倒甚或付出一生。黄公望用七年时间创作完成了《富春山居图》;张择端不知用多少个春秋才完成《清明上河图》;李伯安用生命的代价创作《走进巴颜喀拉山》,最后倒在创作台上。你还坚持说他们没有创作吗?

中国画经过唐、宋、元、明、清千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艺术模式,在笔、墨、纸的程式化中,进行着鬼斧神工、无与伦比的艺术创作。不能因为有了程式化,就说中国画就是自己模仿自己的一个过程。这样说实在太肤浅了,对中国画根本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与中国画相似的艺术创作,如格律诗词,其有严格的平仄要求,也是一门程式化的艺术创作。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呕心历血、耗尽生命,“一字敲′三年”就是明证。你也坚持说这不是创作吗?

画中国画的画家们是创作,大师们更是创作,只是大师们创作的更完美,更具有高超的笔墨技巧。说:“中国画没有创怍,中国画的大师从来没有创作意识”,那是无知到了极至,是对中国画和中国画家的蔑视。真切希望不懂艺术的人,不要对高雅艺术作无知评价。

每个人都有不知的方面,但要谦逊,要有敬畏心。无知不能无畏啊!

20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