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63852056
欢迎访问 上海华侨书画院官网!
最新资讯
华侨画坛
华侨画坛栏目
友情链接
书画名家
悠 悠 浦 江 情
来源:李伦新 | 作者:李伦新 | 发布时间: 2013-07-28 | 1316 次浏览 | 分享到:

谈书论画、泼墨挥毫在大境阁的书画家们,近日赴革命圣地延安等处体验生活,在参观鲁艺时看到墙上挂有周巍峙先生的名字等内容倍感亲切,因为周老常说:“阿拉是上海人!”对上海文化艺术事业一直很关心。书画家采风回来后,谈到周巍峙九十八岁华诞即将来临,于是有“城楼四友”之誉的我和丁锡满,就约了朱晓华、陆澄等同志,准备去北京为他祝寿,想不到临行时却传来他正在嘉兴等地旅游的信息,无不为他的健康长寿倍受鼓舞!于是,我们就改在64日跟踪他前往杭州。当我们一行八人来到西湖岸畔先生下塌的宾馆,他笑呵呵地同我们一一握手时,竟然没有忘记叫我“小李”!我也乐不可支地叫他“小周”!

是啊,我们早就有个君子约定:“互叫小周、小李,谁如违约以老相称,罚款五元!”此后,无论是见面时或者通电话,一律照此执行。可喜的是,执行以来,双方都严格遵守。如今年近百岁的小周,依然神清气爽,思维清晰,谈笑风生,令我们尤为欣慰。

“阿拉是上海人!”周巍峙先生以标准的上海话一再如此说,情真意切而又意味深长。不错,他7岁时随父母从家乡东台来到上海,10岁时就在上海《申报》图书馆参考资料部当练习生。“一,二八”事变后,他转到邹韬奋主持的《生活日报》筹备处当文书,不久,《生活日报》被扼杀,邹韬奋将他介绍给李公仆,为私人秘书,一干就是四年。他从工作中感悟到旧社会太多不平,太多黑暗,萌发了要以大无畏精神与黑暗的旧社会“巍然对峙”,于是,将原名周良骥,改名为周巍峙……

1938年从上海奔赴延安的周巍峙,曾任晋察冀边区音乐家协会主席。在鲁艺任戏音系班主任。是音乐这个“媒人”,使他邂逅了以后相伴相守一生的爱人王昆。“我去唐县,听了王昆演唱的《松花江上》,特打动人,她嗓子好,乐感好,跟银铃似的,我当即就决定,把她收入我们西北战地服务团。”周巍峙也渐渐的获得了王昆的芳心……此刻,小周告诉小李说:王昆现在还很忙,今晚可能来杭州。我内心在为这对音乐佳人的幸福生活而欣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周巍峙谱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又回响在耳畔,还有他的《十里长街送总理》,情真意切又声情并茂,令人遐想又催人泪下。这旋律又回响在我的耳畔……

解放后,一直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担任领导职务的周巍峙,情系浦江,常来上海,检查指导工作的同时,他总被一种“阿拉是上海人”的情结所驱使,或旧地重游,或走访老友,也结识了文坛新朋。20041014日,我和丁锡满陪小周重游豫园,在总经理程秉海陪同下逛商城街市、赏特色小吃,他触景生情地说:“城隍庙是我最熟悉、最喜欢也是最常去的地方,真是大众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当他临窗而坐,品茗聊天时,不禁喃喃自语:“可以说我也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此刻,有人拿来了文房四宝,请周巍峙主席题词,他欣然命笔,写下了“上海日新月异,精华还在这里。”赢得了一片掌声。

“我家住在马当路。我去寻访,原来的房子都拆掉了,老邻居也不见了。嘿,去过两次后,现在的居民倒认识我了,说我老是来寻访老邻居,哈哈!”这次他又谈起了寻访老邻居的情况,笑声是意味深长的。他对上海的文化事业一直十分关心,和孟波等文化界知名人士友谊深长。在听取了海派文化研究的开展情况后,曾欣然泼墨挥毫题写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这几个苍劲大字。

这次,我们一行八人专程赴杭为周巍峙先生祝寿,他乐呵呵地一直笑逐颜开,用餐时还特意写下了“三小之乐”四个字,对比肩而坐的我附耳轻声说:“忘记年龄,丁锡满也叫小丁,三小之乐,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