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63852056
欢迎访问 上海华侨书画院官网!
最新资讯
华侨画坛
华侨画坛栏目
友情链接
书画名家
本 色
来源:月 清 | 作者:月 清 | 发布时间: 2013-10-05 | 1402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幸再一次跟随二十几位画家赶赴云南香格里拉写生。一路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雪山、湖泊、草原、原始村落、古城……旅途中打动我的不仅仅是这一幅幅迷人的香格里拉画面。还有,一个藏地男孩与我的对话。

这是一位普通的导游,在一个喧嚣的古城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在热情高涨的跳着“锅庄舞”。当我问道:“每天这么多人在这里又唱又跳的,你不觉得烦吗?”“为什么会烦呢?看着他们每天这么开心的跳舞,我的心情也很愉快!”普通话并不流利,但表情很真诚。我继而深究:“为什么想象中的香格里拉和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看到的没有想象中的美?”他淡淡的回我:“香格里拉在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心里的那个香格里拉都是不一样的,只有你内心的那份宁静、喜悦的感受,才是真正的香格里拉的味道。”短短两三言,一个叫做“本色”的东西感染了我。

我想,我随画家采风,采的是那个梦境中的美景,还是属于这片土地的“原色”?

每次旅行的经历,真正触动内心的都是人与自然霎那间共振的感觉。一如人与人相处,真的能让那份情感日积月累的沉淀下来的,必是对方身上最真最本色的东西。

本色原是每个人生命的“底色”,无论这张底片上如何渲染、涂抹,那是始终无法更新与重来的。是人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一位曾参加过日本侵华战争的老兵,在其生命弥留之际,深深忏悔了其青年时期参与侵华战争时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他在遗言中无奈的阐述了其痛苦不堪、饱受精神折磨的一生。无论如何下定决心洗心革面,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牙医,也无论如何努力的在家人面前扮演一个谨言慎行的好人形象,他毕生都无法摆脱内心“灵魂的审判”。最终,亲人一个个突然的离去给了他一生最严厉的惩罚,也才使他警醒必须在人生的终点还原真实的自己。这是他最后的心愿,是他一生竭力呈现生命“底色”深层渴望。

我无意评判老兵一生的是非功过,但让我感慨的是每个人对所有次要价值的追求都无法替代生命本原的价值,那是深入骨髓、刻进灵魂的东西。

曾经有一位交往很深的挚友,在我人生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刻,冒着伤害友谊的风险提出非常坚持的反对意见。因为这个不和谐的声音,我们因此而渐行渐远。但后来生活路上不断创伤的经历,才让我越发看清了自己当初的执着,以及友谊中“纯粹”的份量。往事不复,但我因此事对这位挚友的感恩却越来越深。敢于说真话,愿以真性情示人的朋友,已经越来越少了。

《淮南王书》把“不失性命之情”的思想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庄子也一再强调要“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很显然,被物欲控制住的人是与生命的本性背道而驰的,因而是颠倒的人。

周国平曾有句话:“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比真的演员还忙,退场的时间更少。演员尚有卸妆的时候,我们却生生死死都离不开社会的舞台。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露出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真实面目。”社会浮躁,我们常常找不到真实的自己。我们耗尽毕生精力追逐的金钱、权力、名声、地位等等,其实都只是我们身上的一件外衣而已,而我们却不经意间让它和我们的身体长在了一起。

尽管我们不可避免的生活在一个充满功利的时代,需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来成全一个社会的“我”。但可以中场休息的时候,要能卸妆时且卸妆,能透气时且透气,一定让我们内心的本性尽可能自然地呈现。让我们能静下心来,听一听自己的生命在说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真实不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是我们终于为自己找到的一种生活信念和准则。

那些只把生命用来追求物质的人,实际上既怠慢了自己生命的真正需要,也剥夺了自己生命享受的广阔疆域。读书、交友、写作、恋爱、行善 ,生活中有滋有味之事数不胜数,看似背离目标远离追求,却可能恰恰是心灵所需兴之所至。当我们不再用利害关系的眼光估量他人的价值,当我们尝试过一个生命对其他一切生命的深切关爱的体验,我们内在的那个真实的“我”才可能被激活,被找回。

作家陈丹燕曾如是说:“所有的旅行都是为了归来,旅行其实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完全不同的新生活,最后认识的是你自己 。”这一世的旅程,成不成哲学家、思想家、企业家,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唯有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然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才是此生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