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63852056
欢迎访问 上海华侨书画院官网!
最新资讯
华侨画坛
华侨画坛栏目
友情链接
书画名家
厚积薄发话丹青 - 记海派人物画家董伟民先生
来源:方圆 | 作者:沈典谋 | 发布时间: 2008-06-28 | 1752 次浏览 | 分享到:
(简介) 董伟民,1948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毕业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现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美术专业,曾师从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刘文西。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华侨书画院理事、上海海上书画院理事,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东方书画院理事。

多少年来人物画始终是最为突出社会功能的一种品类,它表露着对历史和社会思想生活的鲜明取向,始终运用明快和写实的造型语言作为情感表达的丰富载体。著名画家默石曾说:“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海派人物画家董伟民先生正是用其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潇洒熟练的笔锋、立意深刻的构思、高雅清秀的色彩,构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恋,不断令观者动情和陶醉。

伟民先生1969年于上海轻专毕业后分配在西安工作,在堆积汉唐文化的这块沃土上,他开始扎下了自己的艺术之根。在那里,他住过窑洞,睡过干打垒,挖过防空洞,参于了比现在民工还要艰苦的基建劳动。他在柳青《创业史》故事发生地长安县王曲、杜曲的集市上画过速描,在黄土塬上给农家老汉画过肖像。在长安县文化馆,他一边喝着老农捧过来的白面糊糊,一边为农民画家讲连环画创作要领,与许多当地的农民画家交上了朋友。之后,他有幸接触西安美术学院的刘文西老师,受到他的影响,涉足中国画创作,以人物画为主。刘文西老师的人物画作品具有“亲近人民、深入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明快、风格浑朴、功力扎实”等现实主义的典型风格。作为刘老师门徒,伟民先生关注生活、注重情感表达,着重主题性创作与造型语言的塑造,为此,其早期画作带有西北黄土画派的画风。通过不懈的探索与磨砺,伟民先生的画笔能鲜明地表达人物画中的炽烈情感,并用艺术手法极力求取视觉效应,收到书画界的一致肯定。

几十年来,伟民先生先后在工厂、报社、出版社和政府机关从事产品包装设计、美编和会展组织策划等工作。难能可贵的是,在经历挫折和鲜花掌声的正反境遇时,他都荣辱不惊,始终坚持学习,始终坚持着美术创作。从年轻时候临摹贺友直的《山乡巨变》开始,逐步走上了连环画创作之路。他先后在北京、西安等地出版了《朱总司令的故事》、《红牡丹》、《海啸》等画册,这个过程是当今中国画坛许多实力派画家都经历过的,这个阶段也是他走上美术创作的起步阶段。

伟民先生认为,写生是画家与物象的对话,能捕捉到最新鲜的第一感受,并不断地为画家带来创作冲动并诱发灵感,这是高级相机所无法替代的。四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祖国东西南北中,他至今还念念不忘赴延安、南泥湾、鲁西南老区和胶东诸岛屿的生活体验。他时常对朋友谈起广西三江桐乡的风雨廊桥,海拔五千米的红其拉甫哨卡和界碑、青海塔尔寺前五体投地的朝拜者,东海沈家门赶海的渔船……得天独厚的自然与艺术环境,使他开阔了创作视野。他转益多师,博采众长,他以自己的阅历、艺术体验和创作实践,寻找自己熟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有行家评论:伟民先生的历史和通俗题材人物画既有北方人的厚重,又有南方人的灵秀。此虽是溢美之词,也是对他善于吸取多方艺术养料的确切评价。

伟民先生有时候喜欢跳过绘画讲“厚积薄发”。谈到“厚积”,他认为是一个学习、认识、探索、实践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面人生的曲折经历、丰富阅历是艺术家的宝贵财富,所谓“功夫在画外”也是这个道理。同时,作为一位画家,他有自觉的社会情结。这些年来,他每年都会参加上海市总工会组织的书画家“五一”义画义卖,参加市红十字会的笔会义拍,参加抗洪救灾向子弟兵捐画活动等。5.12汶川地震,他在第一时间创作了《大爱》、《危难时刻》、《山崩地裂有子弟兵在》等作品参加上海市政府侨办组织的抗震救灾的书画展,又与著名老画家江南春合作一幅中国画捐助灾区。他说画家无法远离责任和义务,他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奉献爱心作为自己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作为在丹青路上不断“厚积”的一部分。

记得有位学者说过:“形也、物也、神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说的是中国画形神兼备问题,也是中国画的核心理论问题。要表现作品的神韵,就必须充分依托物体本身及其丰富的形态,要把自己的创作主体意识之“神”贯注到作品中间。董伟民先生显然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他厚积了挥洒尽意、简繁自然,他厚积了笔墨韵味、渲染到位。在不断沉淀自己、锐意进取的过程中,伟民先生慢慢释放、突破超越,不断追求着中国画的情与境的谐和,意与象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