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21-63852056
欢迎访问 上海华侨书画院官网!
最新资讯
华侨画坛
华侨画坛栏目
友情链接
书画名家
异中觅趣 - 白丁
来源:白丁 | 作者:白丁 | 发布时间: 2012-09-20 | 14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弄清其差异无关乎优劣高低,认识彼此因差异所形成的互补性及各自在文化生态中的地位当有裨益。差异之巨,无法一一赘述,只拣最紧要处点之。一、对“线”的功能理解不同 中国画以&ldq

中西绘画各有渊源,自成体系。弄清其差异无关乎优劣高低,认识彼此因差异所形成的互补性及各自在文化生态中的地位当有裨益。差异之巨,无法一一赘述,只拣最紧要处点之。

一、对“线”的功能理解不同

中国画以“线”为上,对“线”的运用和认识达到“有意味整合”的高度。这得益于中国书法“净化了的线条美”。将书法线条移植进中国画后便又形成本质结构之节奏感,具有装饰美。线条中包含着作者的情感、气质、学养、功力以及对象的质感、力度、神韵,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在长期发展中,在线的构成内容及方式上留下了不少程式化的要求。独立性、装饰性、程式化三者托起了中国画艺术形象独特的风格。

西方美术则不然,法国画家安培尔说过:“线,就是素描,这就是一切。”意大利著名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人物达·芬奇说过:“可见性即确实性。”由于西方人注重面、体,光、色的表达,在“具象”艺术的实践中,“线”是被弱化的。虽然“线”在素描、版画、速写中能起些主角作用,但就西方经典绘画艺术的整体而论,“线”从来就不是西方艺术家关注的兴奋点,他们关注的永远是线与线之间所形成的“面”。

二、表现的手法和目的不同

中国画惯用散点透视,追求的艺术境界在“像与不像”之间。可谓:“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于笔墨”。表现的空间意识是大自然全面的节奏与和谐,在做到“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的同时,又让人体味以诗润画,以画托诗的妙趣,注重抒写作者胸臆之气。

西方绘画则强调焦点透视和明暗法则,注重具体对象的“再现”。即便创作风景画,也特别强调同一视角,同一时辰,同等光线下的再现。中国画中体现诗化的美感也从来不是西方艺术家追求的目的。“确实性”比什么都重要。在此,西方艺术家有其独特的“冷酷性”。

中国画重笔墨,认为墨分五色,在墨、水渗化的空灵中对话宇宙,寻找寄托感情的趣味并将色彩理解为心灵情感的外化表象,应对自然界,可按作者的心境重新编排和设定,且色相单纯者为佳。

这在西方艺术家眼中,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他们的色彩观念是在“光”的现实下尽可能地让色相吻合对象的“确实性”,尽力避开个人情感影响“再现”客体的真实感受。对此,西方有一套成熟的色彩理论和学说。

三、审美的哲学意味不同

中国艺术的哲学背景以儒、道、释为主。其中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道、释两家。道家学说以其整体思维方法,在理论上给中国画的发展设定了宏观的理论基础与表现形式。释家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绘画的表现理论,注入了新的思想理念。

中国的哲学思想是根据宇宙规律建立起来的全方位的思维方法。道家的“阴阳”学说以理论为先导,在此基础上达到对“事”的认识。“理”是以宇宙规律建立起来的抽象认识,并在“理”的基础上进行“术”的实践,从而达到证实“理”的实用价值。

因其宏观性、整体性、超常性,故在哲学中面对事物便有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还可一分为三,合三为一的辩证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人三者都不是独立的,而是依存于一个整体的宇宙之中。对虚、实的认识也是相对的: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无虚则无实,无实也无虚。不但有意象与象意,而且还存在着“悟象”。三“象”之间不是绝对的关系,其中存在着相互转换和调和的意蕴。体现出了思维逻辑的智慧。

西方从对“数”的绝对认识,到“实证”科学的产生,直接影响了西方绘画的发展以及与之相适的思想理念。

西方哲学思想是在假设的前提下,以实验证明为先导,从而产生理论。可以这样说,西方哲学是分析的、实证的,是在“事”的基础上达到对“理”的认识,即以假设、实验作为认识事物的方法,并从中得出新的“理”或新的经验。体现出的是一种逻辑思维的严谨。

其对于“数”的绝对认识,导致其“实证”方向的不可逆性。这种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不可能产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曲线考量。使矛盾双方进入了相互独立、绝对而又不可调和的迷茫之中。当无法面对事物变化时,唯一可求助的便是“上帝”。这又导致“神”、“人”二元向,而有别于“天人合一”的东方观念。

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西两大文化与哲学体系,也由此产生了中西两种迥然不同的艺术思维和绘画形式。两者之间,各有千秋。东方理念易入“玄学空谈”,西方理念须防“庸俗机械”。明确差异,并在存异求同中,各自慎之,化而益之。